舒靈輕食 (2):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

憤怒通常都是短暫的。
不過,它可以釀成憎恨。
蛻變為報復。

能夠放開的人很少。
能夠看到意義和作用的人更少。

它可以是憤怒的解藥。
肯定是快樂的秘訣。

我找到它。
更正:不是我得著它;而是我發現有人得著它。
一個有血有肉的人。

一個真實的故事,它的主人翁長久以來被視為三巨頭——即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配角。

有聽過約瑟嗎?

有想過他的生命故事該在聖經第一卷書《創世記》之中佔一席位,與族長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並列嗎?
也配為此書作結嗎?

約瑟的生平可謂迂迴曲折。
曾有望獲提拔而感到興奮,也曾受詭計所害而受虐待。
他如何從少年過渡到中年始終是個謎。
他如何懷著力量和忍耐迎向逆境與不公,也只能猜測。
最重要的是,他靠著誰的力量能夠將憤怒和報復化為寬恕,我毫無頭緒。

他的故事由少年時代開始,記載在創世記第三十七章。

不打算在此重複故事。
怕會佔用太多篇幅。
就請你去讀創世記第三十七章。

簡單說,約瑟的兄長出於妒忌,把他賣給人做奴隸(有些甚至想殺死他)。
他從奴隸變為囚犯,更是雪上加霜。
從監獄囚徒,最終高升至埃及第二把交椅。
他協助法老應付全地的大饑荒,令埃及成為四周邦國和民族的「食物銀行」。

就在這個時候,約瑟面對真正的挑戰。
他可以忘記過去的傷痛,在埃及過著有權有勢、豐足無憂的生活。
無須重揭舊瘡疤。

可是,造化弄人,他的兄長上埃及來買糧。
約瑟趁機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,最終向他們表明身分,並沒有怪責他們。
他甚至給他們很多糧食,讓他們帶回家去,又邀請他們與雅各一同前來埃及定居。

Stories of Joseph (son of Jacob) in the Florence Baptistry mosaics (Sailko, CC BY 3.0 <https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/3.0>, via Wikimedia Commons)

雅各果然與子孫一同來了,在埃及安享晚年。

約瑟的兄長向來以為,當雅各仍然在生,約瑟就不會向他們報復,所以當雅各死後,他們非常害怕。
報復的威脅籠罩著他們全家。

事實上,這是個絕佳的時機,約瑟大可一次過報仇雪恨,清除敵人。
他的父親再也看不到他如何對待兄長,不管有多殘酷。
多年的憤怒積怨,若真的埋藏心底,該是盡情發洩的時候。
就如強風吹散密雲,陽光趕走陰暗。

有何不可?

然而,約瑟卻表現出令人敬佩的氣度,足以讓他與創世記中的以色列族長齊名。

他說出他們的恐懼。
他沒有掩飾他們的惡。
他直率地指出他們出於惡意陷害他。
可是,他往下說的,卻是深邃而寶貴的話,可以撫平自2019 年開始受苦的靈魂,那些受到傷害、喪失自由、丟掉工作、家人離散,甚至有創傷後遺症的靈魂。

約瑟對他們說:「不要怕,我豈能代替上帝呢?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,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,要使許多百姓得以存活,成就今日的光景。現在你們不要害怕,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孩子。」於是約瑟安慰他們,講了使他們安心的話(創世記五十章 19~21 節《和合本修訂版》)

希伯來文的「害」,直譯就是「惡」。
所以,約瑟的話對比鮮明。
「好」戰勝「惡」,不是憑空的戰勝,而是經歷過惡之後的戰勝。
那一聲「好」,從創世記一章 31 節飄來,清晰悅耳,在創世記末約瑟的話中迴盪,充滿詩意。(創一31: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。

啊,何等睿智的約瑟!
他在好與惡的鬥爭之中所扮演的角色,是何等發人深省,滋養人心。
約瑟的生命該是何等快樂,最親密的人所加諸他身上的「惡」,他都卸下,並且寬恕。

不僅寬恕,更是看到上帝所設計的「好」。
何等的智慧。
何等的上帝的知識。
何等叫靈魂得安慰。

Previous
Previous

舒靈輕食 (3):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

Next
Next

舒靈輕食 (1):罪得寬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