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一般的恩典 (6) :「你要饒恕」:是行為?是恩典?

老師開始講課,問學生說:「天主教與新教最主要的分別是甚麼?」
「天主教徒認為他們需要做好事才能上天堂。新教徒則宣稱他們只需要相信。」差不多全班都這樣說。他們只是小六生,但他們知道。

這看來像極了福音派對天主教徒典型的嘲諷描述,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合理的。

是這樣嗎?

有一次,彼得問耶穌他應該饒恕他的弟兄多少次。七次夠了嗎?
耶穌即時的回覆是七十個七次(太十八22)。

令事情更加嚴重的是,耶穌緊接著還說了一個比喻,最後的一句說:「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」(太十八35)

很明顯,你怎樣對待別人決定了天父怎樣對待你。
這樣有效嗎?
為何這麼嚴厲批評天主教徒?
為何要令新教徒顯得那麼純潔和高人一等?

你覺得奇怪嗎?

有兩件事很清楚:
1. 你要饒恕;
2. 要從心裏饒恕。

馬太福音十八章23至34節的比喻是用來說明七十個七次的意思,而第35節概括了整段的意義。
第22和35節都談到「饒恕」。
中間的比喻談到「免債」。

經文詮釋到此為止,其餘的留待學者去講解。

整段經文都與欠債有關。
我們欠天父的債。
別人欠我們的債。
前者使後者相形見絀(差距有多大?還是留待學者和牧者來告訴你)。

我們在心裏應該這樣計算。
我們應該這樣對待饒恕。

怎麼樣?
我們欠上帝的債遠高於別人欠我們的債,卻蒙了饒恕。
因此,別人對我的冒犯和欠債,都是微不足道的。
放下。
免債。
饒恕。

這看來像是「因行為」。
但這樣計算的第一步——從心裏饒恕——卻是始於信心。
信心相信饒恕的恩典。

感到驚詫?
恩典帶來饒恕,儘管欠債纍纍。

欠債愈多,驚詫愈大,愈接近七十。
再乘以七。

饒恕始於信心。
饒恕基於恩典。

感到驚詫?

Previous
Previous

非一般的恩典 (7) :80歲的摩西竟然有翻身機會!

Next
Next

非一般的恩典 (5) :聖誕